第639章 治国之重-《寒门贵医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倘若赵平购买奴隶来做这种事情,更加节省成本。
    毕竟奴隶就跟畜生没有多大的区别,甚至比畜生还好养。
    吃饭,饿不死就行。
    睡觉,冻不死就行。
    关键还能没日没夜的干活。
    但,赵平没有购买奴隶,反而雇佣了普通老百姓。
    这就体现了赵平的爱民之心。
    如此人才,把江山交给他,陈玄也更加放心。
    所以,他才想跟赵平好好探讨一下治国之策,确保万无一失。
    “不能。”
    赵平毫不犹豫的拒绝。
    “微臣只是一个人,虽然口袋里面也有一些银子,可毕竟有限,不可能创办那么多的厂子,把整个大未王朝的老百姓都招收进去。”
    “再说,就算臣真的那么做了。”
    “可生产出来那么多的东西,臣卖给谁呢?”
    “老百姓都穷的叮当响了,根本就买不起。”
    “富贵人家也就那么些户,根本就消耗不完,总不能都烂在臣的手中吧?”
    “这个……”
    陈玄回答不上来。
    跟陈星河讨论的时候,他也问过这般问题。
    陈星河的解释是,制作出来的东西卖给富贵人家。
    但制作的时候,雇佣的是普通老百姓。
    当这些老百姓做工赚到了银子,他们也会购买。
    模式跟西坪村如出一辙。
    西坪村卖相思酒,霜糖,香皂,都是针对达官贵人。
    把老百姓带富裕了,再扩大规模。
    可正如同赵平所说,整个大未王朝有多少达官贵人呢?又有多少普通老百姓呢?
    根本就照顾不过来。
    只能先带动一批,然后再慢慢扩散。
    “陛下,治理国家是一件长久的事情,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。”
    赵平理解陈玄的意思,苦笑道:“如今最大的问题是粮食的产量。”
    “唯有粮食产量足了,国家再减免一些税赋,老百姓才能吃饱穿暖,手中还能结余一些粮食,就有了能力去买一些其他的东西。”
    “粮食产量怎么提高?”
    陈玄又问。
    “还记得臣从国库里面拿的红薯吗?”
    赵平说:“只要能把那个东西培育出来,粮食的产量就能提升。”
    “多久能培育出来?”
    “最快也要三年。”
    “那么久?”
    “已经很快了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