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朱棣冷哼一声,直接挂断了通话。 说实话,如果朱祁镇不是他的后人,他绝对会将其一刀砍了。 “哎!” 朱棣叹息一声: “希望朱祁镇能够醒悟,做一个好皇帝。” “呼!” 赵匡胤在皇宫内思考了七天七夜,终于决定联系自己的三代孙。 赵眘。 此时的赵眘刚刚继位,面对朝政,兴奋而又紧张。 “什么?老祖宗要联系朕?” 赵眘一愣,随即大喜: “快,快,快,离开这里。” 赵眘来不及多说什么,连忙离开朝堂,找到一座宫殿,屏退侍从宫女,接受老祖宗的指点。 不一会儿,通话请求接通。 “孙儿赵眘,拜见老祖宗。” 赵眘一见到赵匡胤,立即行礼。 “嗯。” 赵匡胤点头,对于赵眘的印象非常好。 相比于弟弟赵光义的后代,赵眘明显更有精神和气质。 “你不错。” 赵匡胤开口称赞。 “多谢老祖宗。” 赵眘大喜,谦虚道: “孙儿刚刚继位,对朝政多有不解,还请老祖宗指点。” “自然。” 赵匡胤点头: “你且和我说说,你父皇赵构退位之后,你有何打算?” “是。” 赵眘立即回答: “父皇宠信奸臣,主和派把持朝政多年,如今孙儿继位,准备召回主战派臣子,准备北伐金朝,以报靖康之耻。” “好。” 赵匡胤点头,并不吝啬夸赞: “你做的很对,我大宋多年来受辽金欺压,百姓们早就怨声载道,北伐是必须的。” “不过,朝堂之事,不可操之过急,你父皇这些年重用奸臣,朝堂之内奸臣当道,你刚登基,凡事要注意平衡。” “此外,北伐需要钱饷和粮食,这些东西,你一定要把握在自己手中,万万不可假手于人。” “是。” 赵眘眼前一亮,连忙记在心中。 “还有。” 赵匡胤思考了一下,继续道: “我大宋重文轻武,武将在朝堂之上没有地位,这可不是好事。” “你要提高士卒地位,让朝堂文武平衡,千万不要学习某些皇帝,偏听偏信文人,以至于文恬武嬉,国力下降。” “孙儿明白。” 赵眘连连点头,表示受教了。 第(2/3)页